【资料图】
某校一名高二学生在上英语课时低头玩手机,被正在上课的英语老师发现,老师从他身上搜出手机后,在全班同学众目睽睽之下砸烂。
时下,手机已成为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必需品,在家里手机不离手,甚至课堂上也忍不住拿出来看上两眼,成了十足的“低头族”,令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痛。很多学校出台了相应的规定,严禁学生上课或自习时间玩手机,但规定只能约束部分学生,有些学生无论如何也禁不住手机的诱惑,上课玩手机几乎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。
这位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,无非是担心学生玩手机影响学习,影响课堂纪律,是为学生着想。但他采取的方式却有点过头,手机是学生的私有财产,怎能“一砸了之”?根据我国《物权法》规定,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,手机属于学生的个人财产,老师砸坏学生手机是非法损坏个人财产的行为,应当予以赔偿。
学生上课确实不应该玩手机,当教师发现学生课堂玩手机时,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,正确的处理方式是:先把手机没收,由老师暂时保管,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,等观察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后,将手机奉还学生。
由这一事件可以看出,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,应当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,慎用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。一方面,是为了维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,理应具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涵养,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。面对突发事件,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不可由着自己的性子,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。另一方面,这样的方式也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,手机砸了,脾气发了,可能学生并不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,甚至有些学生会由此更加怨恨老师,这就使教育走向了反面。